是在一个小时?其他两个团人不多,每个团每天顶多供应两炉点心。”
&esp;&esp;这意思,就算津贴全给王大丫,每个月也就六到十二块钱。
&esp;&esp;良馨没再问,直接道:“面包坊每天供应两炉点心给11团和3团,一个小时津贴1毛,就按后勤的规矩来,另外,为保证点心到柜的质量,面包坊会送货上门,送给11团一次津贴,1毛,3团比11团远五公里,津贴2毛,从面包坊的账上出。”
&esp;&esp;王大丫愣住。
&esp;&esp;武主任也愣住,“送货上门,怎么送?”
&esp;&esp;“后勤送一辆板车过来。”良馨又问:“马厩里的骡子能不能用?”
&esp;&esp;“……那骡子是1连炊事班的,不归后勤管。”武主任叹了一声,“津贴就按你说的算,后勤只能给你们提供一辆板车。”
&esp;&esp;良馨看向钟雪莲,“面包坊账上现在有多少钱?”
&esp;&esp;“有三百多。”钟雪莲要去拿账本,“具体数字我
&esp;&esp;还得看一下。”
&esp;&esp;“不用看了。”
&esp;&esp;良馨看向王大丫,“每天拖着板车来回走十几二十公里,你干得了吗?”
&esp;&esp;王大丫连忙点头,语速极快,“干!生产队,春种,秋收,俺都是,扛着,粮食走,每年,交粮,也是俺,拖着板车,去公社,要走的,还不止,这么多路,生产队,一天才,才能挣,一毛,六分钱。”
&esp;&esp;良馨眉头还是拧着,“武主任,糊火柴盒和纳鞋帮的活如果还有,再对接过来。”
&esp;&esp;“纳鞋帮?”武主任疑惑看了看面包坊,“一千个火柴盒糊一天才能挣两毛钱,加工鞋帮,缝一百个才能挣一分钱,一千个才……”
&esp;&esp;“俺干!”
&esp;&esp;王大丫握紧双手道,“俺能干,比,生产队,容易。”
&esp;&esp;武主任走了。
&esp;&esp;走之前说马上把鞋厂的材料和板车送过来。
&esp;&esp;王大丫走到良馨旁边,“良厂长,谢谢,谢谢你。”
&esp;&esp;良馨拍了拍王大丫的肩膀,“你跟我去一趟我家,把妇联奖励给我的缝纫机搬过来。”
&esp;&esp;“缝纫机?”李茅疑惑,“搬那干啥?”
&esp;&esp;“手工缝鞋帮,一个小时顶多能缝十几个。”良馨道:“用缝纫机的话,几分钟就能出来一个。”
&esp;&esp;“对啊!”
&esp;&esp;李茅一拍手掌道:“还是你脑子好,有了缝纫机,大丫一天就能多挣好几毛!说不定到时候比我们工资都高!”
&esp;&esp;“干活……”
&esp;&esp;良馨刚站起身,听到王大丫的抽泣声,转头看到王大丫眼眶湿润,“哭什么,可惜我这个厂长只是个挂名,只能管一管内部的经营运作,不然就直接给你开工资了。”
&esp;&esp;王大丫抬起手,用手背擦眼泪,“谢谢,谢谢你,良厂长。”
&esp;&esp;等缝纫机抬过来,后勤把面包坊的原材料、板车和鞋帮都送了过来。
&esp;&esp;王大丫不会用缝纫机,夏霞去教她使用。
&esp;&esp;后勤送来的鞋帮还是棉鞋,要用粗线把里外三层密密实实缝起来。
&esp;&esp;李茅看着筐里的蔬菜,“良馨,今天怎么送来这么多的菠菜和青菜?”
&esp;&esp;良馨戴上围裙,“做青团。”
&esp;&esp;“青团?”
&esp;&esp;钟雪莲惊讶,“你是说……清明节?”
&esp;&esp;“清明前后不是都吃青团?不过节,吃一吃总可以吧。
&esp;&esp;“当然可以!”
&esp;&esp;良馨拿起糯米粉,“先把菜洗干净,然后你做鸡蛋糕,李茅嫂子做面包,昨天已经有人来问面包,先做一炉出去尝一尝,做完这一炉,你们俩再做一炉桃酥和鸡蛋糕,分出五十斤鸡蛋糕和100块桃酥,留着送给11团和3团。”
&esp;&esp;“只给他们两个团五十斤鸡蛋糕和100块桃酥?”李茅好奇道:“光是上一次放假,他们特地跑过来的家属,都不止买了五十斤,一个团一两千号人,还不算家属,两个团至少在三四千人,真的只给五十斤?”
&esp;&esp;“一次性送完了,怎么赚津贴?”
&esp;&esp;良馨看着恍然大悟的李茅,“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