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贾珩进入翰墨斋,不一样是径直奔向时文专区?
&esp;&esp;但书商,所占就是这渠道之利。
&esp;&esp;哪怕是后世,黑心的某阅渠道费分成百分之一点四,某作者给自己打赏一百元,后台到手一元四。
&esp;&esp;“贾公子,余下书稿,还请在月底前按时交齐。”刘通一边拿起纸笔,写好约稿文契,一边抬头笑着对贾珩说道。
&esp;&esp;这位老者笑容都是慈祥了许多。
&esp;&esp;这单生意,翰墨斋保守估计可赚两千余两,如何不为之心情欣然?更不用说,若将此新书稿禀之于主子,必受激赏。
&esp;&esp;翰墨斋已经许久没有遇到好稿子了。
&esp;&esp;但此刻的贾珩也好,翰墨斋也罢,都没有意味着《三国演义》究竟意味着什么。
&esp;&esp;贾珩沉吟了下,道:“老先生,不若先交十五回目罢,这几日就给老先生送来。最近,在下诸事缠身,脱不开手脚。”
&esp;&esp;三国演义全书近六十万字,他就算抄写,也需要时间,他最近要跟着谢再义学习骑射,又要准备迎娶秦可卿,诸事繁忙,每天估计只能抽空写两个时辰。
&esp;&esp;刘通笑道:“不急,我们翰墨斋以十五回一部出书,这月月底前贾公子能将十五回目送来就成。”
&esp;&esp;十五回一部,贾珩暗道好一个奸商!
&esp;&esp;一部书至少定价三两银子,以翰墨斋的德性,说不得制成精装版,定价五两都敢,一套《三国演义》下来,就是四十两,这谁买得起?
&esp;&esp;他这个原作者都买不起几本!
&esp;&esp;不过,这定价并不算夸张,史料所载,嘉靖年间一套百回目的《西游记》,大概就是四十两。
&esp;&esp;可以说,这等书,客户都是读书人和薄有家资的仕宦之家。
&esp;&esp;至于普通百姓,受限于识字率,多半是从落第秀才转行的说书先生中听得故事,然后等到盗版重印,价格下降……
&esp;&esp;翰墨斋眼下则是第一轮销售,走的是高端市场…
&esp;&esp;第14章 韩晖
&esp;&esp;贾珩将心头那一点被“渠道剥削”的不爽压下,点了点头,拱手道:“还要多谢刘老先生体谅。”
&esp;&esp;“好说,好说。”刘通放下手中毛笔,笑道:“购稿文契业已写好,贾公子看看,可还有哪里不妥,需要商议、改动之处?”
&esp;&esp;说着,将书就的文契和及一盒红泥递了过去。
&esp;&esp;贾珩仔细审视了下,二百四十回书目,一回二两,三月交齐……点了点头,道:“老先生行文缜密,立契公道,并无不妥。”
&esp;&esp;说着,提起笔洗上搁置的毛笔,在两张文契上分别题了名,捺了指印。
&esp;&esp;见贾珩签契,刘通手捻颌下胡须,脸上也现出一抹笑意,道:“贾公子,按着行中约稿之规矩,原本先付前十五回的定金,但贾公子出身人品,老朽自是信的过,这是五十两定金,贾公子收好。”
&esp;&esp;说着,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五十两票面的银票,解释道:“这是四通钱庄的银票,见票即兑。”
&esp;&esp;所谓定金,这方世界也有着“定金罚则”,若翰墨斋违约,则定金不予返还,若贾珩违约,则双倍返还定金。
&esp;&esp;贾珩收好银票,拱手道:“老先生放心,某在月底会将前十五回目交稿。”
&esp;&esp;契约商定下来,贾珩心头也是松了一口气。
&esp;&esp;二百四十两,对他同样是一笔巨款。
&esp;&esp;这可以类比前世,这笔款子在二三十万人民币,可以提辆差一点儿的车了。
&esp;&esp;而三国演义一旦打开名气,他再想卖其他书稿,就可再议价金了。
&esp;&esp;比如西游记?
&esp;&esp;《西游记》在前世,出版成书于万历年间,陈汉自嘉靖朝明亡后定鼎神京,哪里有隆庆、万历?
&esp;&esp;“四大名著,水浒此世已有,红楼梦……嗯,这个就不能写,西游记抄完,就改抄金庸的射雕三部曲……”贾珩思忖着。
&esp;&esp;想要走科举入仕之路,就不能大张旗鼓的行商贾之事。
&esp;&esp;但不行商贾,就没有银钱,不说日常嚼用糜费,就说将来,哪怕是养军,钱粮又从何处来?
&esp;&esp;“其实,或许可以寻一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