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应届生的身形后一顿,还有的神色一愣,接着和身旁的人交头接耳,再看向姜玉弩时,目光便多出了几分好奇跟了然。
今年有一名越级升学的考生,这在部分人群间不算一个秘密。
不过更多的人不知道“越级考试”的事,当姜玉弩第一天清早走进考场时,还有好心人连忙提醒,说过来送哥哥姐姐的话到闸机外面就好,不能过闸,再往里面就是送人止步区了。
姜玉弩客客气气谢过对方的提醒,然后亮出自己个人终端,扫过考生编码后过了闸,留下目瞪口呆的热心家长。
“你声音小一点。”乔戴丝飞快在儿子耳朵上拧了一把,“你妹妹这两天已经够受关注了,不要给她节外生枝。”
而且乔伊森的喜悦过于明显,只要有人把姜玉弩一看,会发现姜玉弩浑身也透露出轻松。
总有人在这种大考之后是沉郁的,或者发挥不太好,正沮丧难受的。这时候有人在旁边喜悦轻松,会无形之中制造出一种压力,让原本自然坦率的快乐在别人眼中变成尖锐刺痛的攻击。
乔戴丝想的比较多,怕给姜玉弩添麻烦,赶快把两个小的一手一个提上了车。
这位红发女士的动作是如此迅疾,让不远处的一枚采访探头都没跟上她的速度,想要采访“本届最小考生”的第七大区特派记者追了两步,只能遗憾地看着被改装过的悬浮车平地起飞,高速升上了空行轨道。
这位记者没有写成最小考生的专题报道,但拍下了姜玉弩一家三口离去的背影,写了一条小推送——
【本届“初升高”考场直击:第七大区最小考生考完试的离场速度,就如同她升学的速度一般迅速! 】
等待考试出分需要一周。
姜玉弩被戴丝阿姨接回了家,乔伊森则只陪她度过了一个周六晚加周日白天。
不像姜玉弩拥有三天的“考后假期”,乔伊森还是得遵守日常规定,只休完一个周末,周日白天便要返校,继续度过他的常规期末月。
“好神奇的滋味。”乔伊森在周日返校时感叹。
因为这是头一回,他被姜玉弩和乔戴丝两个人目送去上学。
“等小弩的高级学校录取通知书下来,今年暑假结束时,就是我们俩一块目送小弩去上学了。”戴丝阿姨客观地说。
姜玉弩马上在旁边道:“还早着呢!”
别说暑假都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连她的考试分数都还没下来。她的总分有没有过招生线,最后又能被哪所高级学校录取——甚至有没有高级学校会录取她。目前一切都还是未知。
“那肯定还是会有学校录取你的。”乔伊森非常笃信地说,“你被高级学校录取的几率,就像我这次期末能考一年级生第一名一样大!”
戴丝阿姨眉毛一抬:“你可别说大话。”
红发男孩“嘿嘿”地笑:“小姜直升毕业班之后,我的&039;头顶大山&039;没有了,我觉得冲一下第一名还是有希望的。”
姜玉弩知道乔伊森本来就成绩不弱,她迅速鼓励:“好啊,你先去学校,把期末第一拿回来,给我摘一个好彩头。说不定我的录取通知书紧随在你的第一名头衔之后,也就很快到手了呢!”
乔伊森一听,顿觉自己的期末考都背负上了光荣使命,他越发干劲满满地走了。
乔家小楼进入难得的“女性时间”。
三天休假,姜玉弩只在第一天完全放松,她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整日,捧着个人终端四处刷刷,看了一堆有的没的大区新闻,星际要闻。第二天,姜玉弩便重振精神,她起了一个早床,给自己做好洗漱,然后踩着夏特城未成年宵禁的解除时间,出门四处转转,顺便到金酒街的早间集市买了一些家庭日用。
“咦?”面包店的店员还是那位年轻姑娘,她花了一年的时间,已经对时常来光顾的白发客人十分眼熟。她一边探身从柜台后把机器人打包好的食品袋递给姜玉弩,一边好奇问道,“今天不是工作日么?你怎么没有去上学?”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