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5章(2 / 2)

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诸侯必须在自己的辖区内,主持推举郡县議官之事,将朝廷的新政贯彻下去。

为了确保这些新晋議官的纯粹性,謝均还要定几条标准:凡被推举者,年龄不得超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思想尚未完全僵化的时候。其次,此人不得有官身,以防旧有官僚体系的渗透。他们必须是真正的民间贤达,代表着最纯粹的民意。

不符合规范者,即便来了行都,也只有旁听之权,不得参与最后的投签表决。

次日朝堂,大殿之上,百官分列。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议题多是些无关痛痒的琐事,这是维系漢室正统所必须的礼仪。

而大政的讨论和推行,则不是天子所能决断的,需移步宫城之外的大政众议阁。这已经渐渐成了惯在场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惯例。

一个时辰后,冗长的朝会终于结束。百官鱼贯而出,穿过长长的甬道,来到了大政众议阁。

在议阁,謝均今日准备了两项议题。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吾提议,扩大议席,天下各县,皆可遣一议官,入朝阁,与朝臣辩论,广开言路,共同投签决事。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声。公卿们面面相觑,有些不可思议。

各县?天下有千县之多,这议事阁岂不是要人满为患?一名老臣忍不住低声惊呼。

乡野村夫,懂得什么国家大政?让他们来议事,岂不是对牛弹琴,贻笑大方!另一名世家出身的官吏脸上写满了鄙夷。

謝均道:议席越多,才越能代表天下萬民之意,而非一家一姓之言。政令的推行,才不至于壅塞于上,民意的申诉,也不至于杜绝于下。

他将目光锁定在那个说乡野村夫的官吏身上,至于汝所谓的乡野村夫,更是多虑了。能被一县数萬乃至十数萬民众共同推举之人,其德行才干,必有服众之处,岂会是寻常村夫?你可知一县有多少户籍?少则数千,多则上萬!一县百姓,数万乃至十数万民众,他们共同推举出来的人,其德行才干,必有服众之处!若这样的人还是你口中的村夫,那天下贤才,又在何处?

太师的话,让绝大多数人陷入了沉思,即便心中仍有疑虑,却也找不出更有力的反驳之词。天下民心这顶大帽子压下来,谁敢公然反对,谁就是与天下人为敌。

随着侍者分发竹签,这项议案的投签决定开始了。

谢均心中早有计较,他不用说服所有人,他有四十余票的绑票,只需要再说服不到二十席即可。而他刚才那番话,正是说给这些摇摆不定的人听的。

最终,在谢均的运作下,这项议案比较顺理地通过了。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仅仅是前菜。

谢均不等众人从方才的震撼中完全回过神来,便抛出了第二项议案。

吾提议,以朝廷之名,册封天下诸侯,明定其位,以安天下。

一言既出,满堂哗然。

太师!万万不可!此乃割肉饲虎,自毁长城!太傅劉虞须发皆張,痛心疾首,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何时需要向乱臣贼子低头?

劉太傅所言甚是!司徒王允立刻出列附和,他义正辞严地说道:太师此举,无异于助长叛逆之焰,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一旦开了此例,日后岂不是人人皆可拥兵自立,再坐待朝廷封赏?国将不国,纲常何在!

是啊!此风断不可长!

册封叛逆,与承认其割据何异?

叛逆之徒,当发天兵以伐之!

请太师三思!

请太师收回议案!

一时间,群情激愤。

等到阁内的声浪稍稍平息,谢均才缓缓开口:吾请诸位公卿一观舆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