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那是他了解朝臣权贵风声和动向的渠道。
对下,可以牢牢掌握百姓的思想,百姓的嘴。
今晚这出戏,在大宇最繁华的十五个城同时上演。
吃味
顾九倾在拿到被抓边将的名单时就已经察觉到事情可能跟倒卖盐铁有关, 这人名简直太重合了。他心里又总存着侥幸,若是与此事有关,按说皇帝不可能放过他, 至少也该拿此事问责他, 而不是在宴会上随口问责几句,在自己表明态度后又轻易放过他。
这不是他父皇的作风。
除非, 还憋着大招等着他。
思及此, 他眼前一黑, 后背发凉。
如此寝食难安几日, 直到他听到圣谕, 皇帝亲自主审, 那些人犯的罪名, 就是倒卖盐铁。
一时间, 郑家为首的权贵勾结边将将大宇盐铁倒卖至大熙的事情朝野皆知。
听到这个消息时, 顾九倾还有些许恍惚的感觉,问允升, “这事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是啊, 已经牵连两万三千多人了,这事还是赶紧结束吧。”允升近来也是提心吊胆。
太快了。
抓的那些人, 每一个都很精准, 那些证据, 都是铁证。
皇帝是怎么拿到证据的?
“裴厌辞呢?”这七八日他都在惴惴不安自己的命运,忘记了一个人。
“这姓裴的也算是郑家的一份子,郑家被抓时, 他被陛下软禁在府里,按说也该一同治罪。现在外面血雨腥风,他还好端端的, 一点事都没有。”允升纳闷道,说着说着眼里闪过一丝不甘的嫉恨,“他怎么就这么好命。”
“直到现在都没事?”顾九倾拧眉。
“可不是,说是软禁,依奴婢看,这实为保护呢。”允升道,“这郑家落难,必定是他检举的。殿下,奴婢早就跟您说过,此子不是善茬,郑党倒了,受影响最大的当属殿下您啊。本来还说棠溪追被抓,五皇子那儿失去重要倚仗,现在看来,霍存依然支持五皇子,咱们却失去了郑家的扶持,就依靠王薛几个世家,哪里斗得过扼鹭监。”
他突然眼前一亮,道:“那姓裴的没准就是扼鹭监那边的人,一直挑拨离间您和郑相,现在还替五皇子扳倒郑家,不是扼鹭监的人,这样做对他有甚好处?”
顾九倾也开始怀疑裴厌辞的用心。
郑家五服之内的亲属悉数落难,不日将被斩首,怎么偏偏裴厌辞就逃了过去呢。
除非这事就是他检举告发的。
之前他在府里当总管时,没准发现了甚端倪。
可若如此,裴厌辞必定知道这事是他主导的,郑家完全是旁观,只拿钱,没办事。除了郑清来,其他郑家人甚至都不晓得这事。
允升还在喋喋不休地说裴厌辞的其心险恶,顾九倾却觉得他是有苦衷的。
对,一定是这样,有人发现了他的端倪,裴厌辞为了保护他,率先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郑家头上。
如果是裴厌辞检举,如果这事就这样定下了,那么,他这次必定有惊无险。
“与厌辞无关。”
顾九倾一句话让允升几十句话的苦劝直接白费,大内监的脸色顿时尴尬地僵在那里。
“可是,很明显他……”
“父皇到底偏心。棠溪追犯了八十三项重罪,父皇将人打入大牢半年了都不见下文。现在郑清来才做了这点事情,竟然就要牵连这么多人,难道不会激起民愤?”
“可是……”允升语塞。
“既然父皇必定要郑家倒,那他棠溪追也别想好好活着。”顾九倾道,“你让简吉安来一趟。”
————
王灵澈在府里听到郑家倒了的消息,心里总担心这事会牵连到自己妹妹身上,裴厌辞让他别担心,他家和郑家当初联姻是因为需要表明两家已经放下恩怨、勠力同心辅佐顾九倾的态度,也因着郑家办丧,这事算是偷偷提的,现在取消了,对她的婚事不影响。
王灵澈想了想,也是这个道。
等到彭楚琅将围府的禁军都撤了,他第一时间赶回了王府。
这也意味着这桩案子已经盖棺定论了。
“裴大人,可惜你这十来日都在府里,没办法出门,错过了好大一出戏。”彭楚琅哈哈大笑道,手里扶着腰侧乱晃的剑柄,“不过,你跟我说句实话,这事是不是你捅上去的?陛下这是特地派我保护你啊。”
“是啊,郑家人都被抓了,就我没事。郑党那些还在外面的人狗急跳墙,我这府里这么几个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但你还是小心点,朝廷里闲言碎语很多,人家瞧你连自己义父都能下手,骂你无情无义大有人在。等这波平息了,太子殿下可能要拿你开刀,借此笼络郑党残余。”彭楚琅提醒道。
“看不出来,彭将军武能安邦天下,文能洞察局势。”裴厌辞惊叹道。
哪里像姜逸那个直愣子,怎么想就怎么做
精彩书屋